國土部:城里人不能夠到農村買賣宅基地
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在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我國將設置生存線、生態線、保障線和耕地保有量、用水總量、國土開發強度、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等11個約束性或預期性指標,并圍繞美麗國土建設的主要目標,部署集聚開發、分類保護、綜合整治、聯動發展和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等重點任務。同時,發布會還回應了宅基地確權登記和霧霾等問題。
國土開發格局是“多中心網絡型”
姜大明說,綱要完善了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設置生存線、生態線、保障線和耕地保有量、用水總量、國土開發強度、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等11個約束性或預期性指標。
據介紹,綱要堅持國土開發與承載力相匹配、集聚開發與均衡發展相協調、點上開發與面上保護相促進、陸域開發與海域利用相統籌、節約優先與高效利用相統一、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構建了以集聚開發、分類保護、綜合整治“三位一體”為框架,以區域統籌、陸海聯動為重點,以強化“三線”管控為保障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以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四大板塊”為基礎,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三大戰略”為引領,以國家重點開發區域和優化開發區域為重點,打造若干國土開發重要軸帶和重點集聚區,構建“多中心網絡型”的集聚開發格局。
姜大明說,按照國務院要求,將建立綱要實施的部門溝通協商機制,協調解決國土開發、保護和整治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落實綱要目標任務。
城里人不能夠到農村買賣宅基地
昨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趙龍回應“1999年后城鎮居民使用的宅基地不再給予確權登記”時表示,目前情況下,還是要維持農村宅基地必須是集體組織成員內部的一種分配和集體組織成員內部之間的流轉,城里人特別是工商資本是不能夠進入到農村進行宅基地的交易和買賣的。
趙龍稱,宅基地是農民的基本福利制度,是有特定對象的,它的對象就是農村集體組織的成員,所以說城里人是不應該得到農村宅基地的。為了維護農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安全,國家嚴格限制宅基地在非集體經濟成員之間的流動。
他表示,國家有規定,城市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這是有嚴格要求的。按照法律和登記規則,城市居民是拿不到合法產權的。當然,國家正在推進“三項改革”的試點,包括土地征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和宅基地的使用,宅基地下一步怎么在集體組織成員之間或者是能不能在更大范圍之間進行流動,相關事宜正在研究,但是最后需要通過法律的形式把它確定下來。
趙龍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仍要維持農村宅基地必須是集體組織成員內部的一種分配和集體組織成員內部之間的流轉,城里人特別是工商資本是不能夠進入到農村進行宅基地的交易和買賣的。
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取得治霾成效
綱要提及人居生態的保護,當記者提問是否有解決霧霾的具體措施時,趙龍回應稱,黨中央、國務院對大氣污染的治理高度重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各有關部門也在通力合作,提出了治理目標,力求在發展階段過程中減少大氣污染,通過各項治理來減少霧霾發生的概率,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空間和人居生活的空間。
綱要對于人口集聚區的大氣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優化產業結構。目前國家結合去產能工作淘汰一些污染性企業,特別是針對造成大氣污染的行業,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產業轉型升級,減少對污染物的排放,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二是要加強污染治理。綱要也作了進一步規定,從源頭上進行治理,通過科技手段加強調查監測和治理。同時,也在跟環保部通力合作,解決土地污染的問題。
趙龍表示,大氣污染和霧霾氣候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綱要對產業政策、供地保障方面做了要求。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過程,但希望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取得成效。(來源:新華社 本報記者:朱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