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購房被黑中介“忽悠“ 簽合同后才知房屋欠債330萬
“上家不僅貸款沒還清,還把房子拿去抵押,更可氣的是這套房子還不是他自己的。軒誠中介收了我4萬多元的傭金后竟一問三不知。”日前,龔先生向晨報熱線講述了他不堪回首的購房經歷,付出去的150萬元不知該如何要回。
中介稱“房子不會有問題”
這套讓龔先生頭疼不已的房子位于閔行區蓮花路某小區。一年前,龔先生通過古龍路上一家名叫軒誠的房產中介公司相中了這套學區房。
在業務員的撮合下,龔先生很快和這套學區房的上家葉先生見了面。葉先生操著福建口音,留給龔先生第一印象很深:“感覺他很忙,生意做得很大,他在上海的郊區還有周邊城市都有置業。買房賣房對他來說很輕松。”
發現雙方都有交易意向,中介方面也忙不迭地告訴龔先生:“房子不會有問題,上家帶著結婚證來掛牌的,我們有復印件存檔。”
據龔先生回憶:“我自始至終都沒見過房產證原件,中介給我看的復印件上只有葉先生太太一個人的名字,我想既然他們是夫妻,妻子委托先生掛牌也沒什么問題。”
去年11月份,龔先生與葉先生簽下房屋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總價350萬元,首付款為150萬元。
簽完合同距離付清首付款還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葉先生突然打電話給龔先生,催著他先把首付款付掉。因對這套房子的確比較中意,龔先生便在中介不在場的情況下將150萬元首付款打到了葉先生太太賬戶里。
就在龔先生分兩次付完150萬元首付款后,蹊蹺的事情發生了,葉先生再次突然主動找到龔先生,說出房子背后的一個隱情。這時,龔先生才知道原來這套房子有一筆180萬元的貸款沒還清,“葉先生的意思是叫我趕快拿出尾款,他陪著我一起去還清房子的貸款。”
沒想到房子欠債330萬元
心有疑惑的龔先生意識到情況不妙,當他再次找到房產中介時,業務員閉口不談房子欠下的180萬元貸款,而是挑起了龔先生的毛病:“你的銀行信用不太理想,估計辦不出貸款。”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首付款付掉已過去一個多月,上家的態度竟越來越可疑。
讓龔先生疑惑的還有一件事情:“既然中介說上家是拿著結婚證來掛牌,為什么自始至終只有葉先生與我接觸?直到簽合同,我都不能確認上家的太太是誰。而且結婚證、戶口簿、身份證我也只看了復印件,原件從來沒有給我看過。中介說他們把關了,叫我放心。”
龔先生曾經試圖搞清楚這個謎團,他找到中介強烈要求必須見到房產證上的產權人核對身份:“我要求上家帶他的太太一起當面核對清楚身份,雙方說好見面談。上家也的確帶了一名女子來找過我,我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但她竟然說沒有帶在身邊。后來,我找中介調看存檔的材料,結婚證的復印件上頭像很模糊,根本看不清誰是誰。”
據龔先生回憶,“簽合同的當天,也只有葉先生一人來到房產中介,所有他太太的簽名都是他代簽的。中介在現場也可以證明。”發現情況不妙,龔先生找到中介要求看房產調查證明,然而,中介始終沒有說明這套房產的產證情況。在中介提供不出產證信息的情況下,龔先生對上家也有了懷疑,百般催促未果。根據合同約定,雙方辦理房產過戶的日期是今年2月份。但此時,龔先生對這套房是否如中介所說的“沒有問題”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在距離過戶還有兩個禮拜的時間里,龔先生決定查一查這套房子。不查不知道,查了才發現,這套房子不僅有150萬元貸款沒有還清,還在另一家銀行有180萬元的貸款抵押。兩項加起來共330萬元。中介聲稱,交易價格大于貸款和抵押總和,可以交易。更讓他驚訝的是,銀行方面表示,“經調查,葉先生跟這位房主早在2008年就已經離婚”。
房屋產權人事后補簽合同
龔先生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了朋友,朋友幫他分析認為,房產中介既然收了傭金,就應對查實房源的產權登記狀況與抵押貸款記錄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但是簽合同前,中介的介紹與龔先生實際了解的情況完全不一致。葉先生在掛牌前就背有貸款,根據房產交易的相關規定,從下家那里拿到首付款后須還清原有的債務,消掉銀行的抵押權,才能與買家完成過戶。
記者陪同龔先生來到軒誠房產中介古龍一店。工作人員王先生和經理趙先生表示,當時,葉先生提供的結婚證顯示,他與太太是在福建領的證,中介很難查到真實情況。對于合同為何會由男方一人代簽,趙先生回答的很模糊:“也沒有硬性規定說一定要夫妻二人必須到場。我們會盡快要求上家辦妥過戶的事情。”
此外,趙經理表示,在簽買賣合同之前,他們已經去閔行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做了產權調查。記者問趙經理是如何核實產權人身份的?趙經理在電子郵件里回復說,他們看了產權人的身份證原件及結婚證,戶口本。不過趙經理并未說明結婚證和戶口本是否為原件。趙經理說,買賣合同簽約當日,的確是葉某代簽的,后來產權人陳某補簽過字。現在買賣合同上是產權人親筆簽名。事情發生后,他們也多次幫上下家溝通協調。
此外,當記者根據合同上標注的“沒有辦理過戶前,房產證應由中介代為保管”這一條款詢問房產中介時,工作人員的回答更是叫人費解:“這個只不過是標準合同而已,實際操作的時候我們也得為上家考慮。”
龔先生對中介最大的不理解在于:“做產證調查難道不是中介公司最基本的職責嗎?為什么連房子是否貸款、是否抵押這些真實的信息都不提供給我?”
龔先生現在對這套所謂的學區房已不抱希望:“折騰了這么久,對方一再違約,已經沒辦法再相信上家和中介,我決定解除合同,能通過法律途徑拿回首付款獲賠違約金就是萬幸了。”
上家是否涉嫌詐騙有待調查
滬家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小成表示,目前,二手房交易市場中房源負債的情況比較普遍,這的確需要買家擦亮眼睛,但案例中的龔先生急于買房,交易前對房源的一些關鍵信息也沒有查清,法律意識和風險判斷能力顯然比較薄弱。不可否認,二手房交易市場的確發生過租客偽造房產證引誘下家上當的案例,但這起案例中,上家葉先生是否有詐騙嫌疑還有待核實與調查。
來源:房聞天下